埋点方案
最后更新于
在实际应用中,很多数据不准确、无法计算的问题最后多数定位到是埋点缺失、错误等造成的,因此严格控制数据质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事情。
埋点方案功能正是通过以下三点来保障数据质量:
数据采集需求管理,方案可共享保证需求来源一致,来源可记录,变更可追踪 —— 通过埋点的增删改、记录变更历史功能实现
将埋点方案作为数据处理规则,规避无效数据污染数据源 —— 通过设定计划外(埋点方案外)的数据处理规则实现
通过埋点方案自动化校验,提高验证效率 —— 通过检测埋点状态功能来实现
确定数据分析和应用的核心诉求
验证功能设计是否合理?帮助产品迭代?
关键流程的转化情况?
banner广告/推荐位的效果转化?
注册/登录的用户情况?
自动化运营
确定核心业务的关键路径
拆解各环节,设定环节指标(如各环节转化率),根据环节指标,提取动作行为,即事件,该事件就是我们要进行统计的埋点位。
确定用户属性
确定描述用户的维度,比如性别、用户等级等后续用于分析的属性。
经过前期准备,按照方舟当中的数据模型,可以把埋点方案拆分为两部分:
事件方案——确定上报哪些用户行为
用户方案——确定上报哪些用户属性
一份完整的埋点方案由事件、事件属性和用户属性三部分组成。
事件
记录用户在使用网站、APP 或小程序的过程中触发的行为。
用户的行为有一部分会在他们使用的过程中自动被采集上来,常见的如:跟访问有关的“页面浏览”,“停留时长”;另外一部分包含具体业务含义的,则需要通过埋点才能得到,例如:“注册”、“登录”、“支付”等等。
事件属性
可以通过属性为事件补充相关的信息,例如:位置,方式和内容。
用户产生行为时就会上报具体的属性值,比如对“购买事件”定义了“支付方式”的属性值,则根据不同的行为可能上报的是微信支付,支付宝支付。
小舟在电商平台上花一万元购买了一台联想电脑。这个动作就会产生一个名为“购买”的事件; 而“购买”事件,同时也可以包含:“品牌”,“价格”这两个属性,而“联想”和“一万元”就是属性的具体值了。
Event要素
要素说明
采集的数据
示例
Who
参与事件的用户
用户唯一ID
H522a3bd525a2af
When
事件发生的时间
自动获取 事件当时时间
11月11日00:02:03
Where
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
自动获取 IP、GPS信息
114.242.249.113
How
事件发生的方式
使用的环境
设备品牌:Apple
设备型号:iPhone 6s 操作系统:iOS
屏幕分辨率:1920*1680
运营商:中国联通
网络类型:Wifi ……
What
事件的内容
自定义采集的事件:EventID 事件属性:Key-Value
add_to_cart product_name:耳麦 product_price:666
用户属性
在分析过程中,需要引入注册用户的更多维度,比如注册用户ID、姓名、用户等级等等,也需要进行梳理,方法同事件属性。
埋点方案整理成方舟提供的埋点模版整理即可
整理完埋点方案后点击批量导入,作为后续研发埋点的需求来源和数据处理的规则。以下将以事件方案为例说明在方舟中如何管理埋点方案:
计划中即表示在数据上报前做好了规划要采集的事件;计划外表示不在埋点方案中,但实际上报了数据的事件和属性。
通过可视化埋点部署的埋点自动会被视为计划中的事件
按照埋点方案模版的格式整理完成后,即可批量导入;
系统预置部分事件及属性,如有需要可以直接使用,如果不需要也可以清空;后续需要使用时,选择导入预置事件/属性即可。
当已上传过埋点方案,后续有新的产品功能迭代需要新增少量埋点时,可以选择单条添加
对于所有事件都有的通用属性不必在埋点方案中每个事件中添加,在通用属性中导入一份即可,方舟默认会采集部分属性(预置的通用属性),详见https://docs.analysys.cn/integration/prepare/default-data
此外若有需要也可以添加自定义通用属性,集成SDK时注册为通用属性即可。
支持修改埋点的平台、事件显示名称、事件说明、事件标签、显示状态、数据类型等;
当属性已回数时,属性的数据类型无法进行修改
也可以进行删除、设置是否在分析时显示
删除操作说明:
当事件未回数时,删除即表示从方案中删除,不打算采集,后续完全可以使用相同ID重新定义,当未定义时有相同事件ID的数据上报时,将根据设置的数据处理规则处理;
当事件已回数时,删除代表从埋点方案中移除,相应事件和属性会进入到计划外,并不会删除历史数据;也不能定义相同ID的事件和属性,或者添加数据类型不同的属性,若想要再次启用可以从计划外再次添加到计划中
显示开关说明:
开关打开时,相应事件/属性在分析的事件和属性下拉框中可见;
开关关闭时,相应事件/属性在下拉框中不可见,同时不可见的事件也不会被计入【任意事件的用户数/次数和人均次数】的指标计算中;
部分预置的事件/属性用于热图计算,如果关闭同样在事件/属性下拉框中不可见,但不影响热图分析的结果。
对于通用属性同样支持删除、设置是否显示的操作
删除操作说明
已回数的属性删除后仅代表该属性不再是通用属性,将会出现在各个已回数的事件下;
未回数的属性删除后仅表示各个事件都不需要采集该属性, 如果有个别事件需要该属性,需在计划中埋点该事件下添加。
显示开关说明:
开关打开时,在相应的条件和维度中可以选择到该属性; 若不需要分析,可以选择关闭; 部分预置通用属性不支持作为条件和维度,禁止删除、禁止打开显示开关。
对于埋点的改动系统都会记录,谁在什么时间修改了什么,修改前后变化是什么,方便异常追踪。
当有多个平台、多种埋点方式时,可以通过分组、过滤条件、搜索等快速找到相应的埋点
C1 展开/收起全部属性
点击 展开全部属性 可以查看全部事件下的属性,也可以展开部分事件
C2 分组显示
可以按照平台、是否预置、埋点方式、是否回数、标签等分组查看
当按分组查看时,默认收起全部分组,可以展开全部分组,也可以点击分组所在行的空白处可以展开单个分组
C3 过滤条件
同样支持根据平台、是否预置、埋点方式、是否回数、标签等进行过滤
D 埋点列表展示字段
支持事件、事件属性、平台、平台、是否预置、埋点方式、是否回数、是否显示、创建人、创建时间、首次出现时间、最后出现时间等。
通过埋点最后出现时间、近7日的触发次数等指标可以总和判断埋点是否仍然有效,当达到埋点限额的时候可以做埋点清理。
通过Debug日志、入库日志、错误日志的入口可以直接进入到日志中去查看相应事件的日志数据,帮助做数据校验。
对于不在埋点方案中,但实际上报了数据的情况,可以自定义设置数据处理规则,更改规则后新进入的数据将按照更新后的规则进行处理,通常1分钟内即可生效。系统预置三种处理模式:
严格模式:适合对数据质量要求严格的企业
半严格模式:适合对数据质量要求较为严格的企业
宽松模式:仅适合研发快速回数测试产品功能
埋点方案和数据处理模式设置会做为数据处理的规则。
注意更改规则后仅对新进入的数据生效,根据历史规则处理后的历史数据不会变更。
比如,原来对于计划外的事件,原来选择的是规则 2:数据入库,加入到计划外列表中,默认不启用该事件,手动选择是否加入到埋点方案中。
已有一批数据根据此规则处理,其中有10个计划外的埋点在计划外列表中了,此时将处理规则变更为规则1:数据入库,并将事件加入到埋点方案,默认启用该事件。那么,原来进入计划外列表中的10个事件并不会自动添加到埋点方案中,可以手动选择批量添加到埋点计划中
系统默认半严格模式,对于对数据质量要严格要求的用户 ,可以切换到鹅严格模式
系统会根据实际回传的数据与埋点方案做自动化校验,在列表中可以根据颜色标识直观判断当前埋点的状态
埋点状态 = (事件状态 + 事件属性状态)* 平台
只有平台icon 全部高亮、事件和属性标识都是 绿色 时,表示定义的事件在各个平台上各个属性都有数据回传,且正确
当事件前标识是黄色时,表示该事件有部分平台没有上报,或者部分属性没有上传完整;可以根据哪个平台icon 未高亮,哪个属性前面的标识为灰色或者黄色来定位具体问题
当属性前标识是黄色时,标识该属性有部分平台没有上报;可以查看哪个平台icon未高亮,则标识哪个平台没有上报
当平台icon未高亮、事件和属性前标识都为灰色时,标识全部还没有数据上报,或者全部进入错误队列
进入页面时会更新最新的埋点回数状态,停留在当前页面时,可以点击右上角 更新埋点状态 强制刷新
除了以上场景外,有两种特殊情况需要注意:
1 当计划外的事件/属性添加到埋点方案中时,会自动高亮实际回数的平台,相应的事件和属性
2 定义了A平台的事件和属性,但实际该事件在B平台也回数了时,将自动高亮出该平台
当有计划中埋点之外的事件上报了数据,且数据处理规则选择的是半严格模式时,计划外的数据将入库,埋点会显示计划外列表中,若这些事件或属性在实际分析过程中也有需要,支持添加到计划中;若不需要,且后续不希望数据入库占用资源,也可以选择停止入库
支持批量加入到计划中
若同一个事件即在计划中又在计划外,则表示该事件下有部分属性不在埋点方案中,因为属性不能独立存在,所以事件也会同时显示在计划外列表中。
入库操作说明:
对于计划外已入库的完整事件,支持停止入库(当一个事件仅有部分属性属于计划外时,不支持关闭入库操作)
入库开关关闭后,后续产生的数据将不再入库(注:Nginx 仍然正常接收,只是不再处理数据入库后参与计算,如果不想让继续上线,需要从代码层面删除埋点)
如果根据实际需要,又需要继续获取此事件上报的数据,可以打开入库开关,但这期间历史未入库的数据不会被恢复
切换左上角进入到用户方案,可以管理和校验用户属性的埋点,使用方案类似事件方案,不做赘述。
以上内容没有解答我的问题?点击我来反馈 🚀